2025年暑假,全体教师以书为伴,开展了系列阅读活动。放假前,教科室布置了共读《新课堂“怎么办”》一书,要求老师们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自主阅读。全校教师利用暑假时间自主研读,并自我选择章节撰写读后感。前期,经校长室和教科室共同评审,根据学科特点分成低语、高语、数学、英科信、音体美共5组。教科室成员共收到读后感76篇,每组各评选一等奖1名进行大会交流。
8月26日,在期初工作会议上,盛泽小学进行了读后感的颁奖活动。娄小明副校长公布论文获奖名单,戴建琴校长为获奖老师颁发了证书。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吴怡婷、吴倩倩、俞秋月、孙燕丽、韩萍
二等奖:
杨雯清、山卫英、张丽芳、朱琳洁、钱莹、张龑、周勤
三等奖:
李佳晨、李诗颖、周琪楠、潘晓芬、李少华、姚瑞峰、周晓雯、韩颖、徐佳杰、俞莹
当天下午,一等奖教师进行读书分享。首先,请出的是语文组的吴怡婷老师。低段语文教学常面临“识字为主”与“思维培养”的平衡难题,吴老师在书中“寻找大概念”的章节里找到了解决方案,让低段语文课堂既有“识字的温度”,又有“思维的深度”!让大家知道大概念并非高年级专属,低段教学也能以童趣方式播撒思维种子。
数学课堂,评价方式的革新同样至关重要。俞秋月老师就在“过程性评价”章节中,经历了从“裁判”到“伙伴”的蜕变。她曾困惑于“学生思维活跃却成绩不佳”这一问题,通过阅读,她找到了改变评价观的策略。俞老师的分享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好的评价不是“尺子”,而是“滋养学习的养料”。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让碎片化的知识形成系统?英语组的孙燕丽老师从“大单元教学”章节中找到了方向。让我们看到了英语教学的“整体性”与“实用性”设计。美术学科韩萍老师从“大作业观”章节中获得启发,打破了传统作业“知识巩固”的局限。通过“大作业观”让美术教学从“单一创作”走向“综合素养提升”。
四位老师的分享虽聚焦不同学科、不同章节,却有着共同的闪光点——她们都没有停留在“知识记忆”阶段,而是将书中理念与学生特点、教材实际相结合,找到了解决教学困惑的具体路径:吴老师让大概念“儿童化”,俞老师让评价“过程化”,孙老师让教学“单元化”,韩老师让作业“素养化”。这正是我们开展读书活动的初心:以书为镜,照见教学问题;以书为梯,提升教学能力。希望未来我们继续带着“问题意识”读书,带着“实践精神”教学,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推动课堂革新、助力专业成长的力量!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盛泽小学开展全体教职工假期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