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学校的工作安排部署,较好地地完成了学期教学任务。回顾这半年的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基于统编教材,认真学习《课标》及《教材说明》等,更新教育观念。
利用语文组学习活动时间加强统编教材的培训,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说明》,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之后又选取《给教师的阅读建议》及《静悄悄的革命》、《小学语文教师》等教育名著或教育教学杂志,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老师们还积极参加学校、新罗区组织的各种培训、观摩活动。
二、积极展开各种教研活动,做好教学常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根据本学期学校的工作计划、要点,每位教师认真制定自己的个人教学工作计划,并将计划细化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把工作做精做细。小到备课和作业的要求,大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对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分析,都做了细致的计划。教研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爱生、敬业、求实、进取的良好教风及学生明理、勤学、善思、向上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每学期进行三次教学常规检查。并在检查之后及时反馈小结,以便老师们互相学习,扬长避短。
2.改革和教学科研是进步教学质量的根本前途,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进步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换,取长补短,以不断进步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
3.新老教师结对子和认真积极地展开校内听课活动,增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进步,一直是我校弄好教研工作的传统。本学期,这个光荣的传统继续在我校语文教研组发扬。每周安排了一名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或是进行集体备课,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教研组内同事相互听课、研讨中,大家群策群力,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一些平常教学中存在的题目,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门路,也进步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交换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开发,从多方面对一堂好课有了更全面的熟悉。
4.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务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5.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同时加强管理,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现象,端正学生作业态度。
6.课后辅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采用的形式是统批、面批、学生互批、讲评等,每位老师还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有发展潜力的进行培优。
7.结合学校各阶段工作的进展来展开教研活动,增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换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这些活动的展开中,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样的教研研氛围,不但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增进了教师教学技术上的进步,到达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巩固知识,强化实践。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重要的不仅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会学会用知识。借此,语文组举行了一系列的学生实践活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之,在这一学期里,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方向努力。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附本学期师生获奖情况:
教学成果
级别 |
内容 |
教师 |
校级 |
一课三磨 |
沈芸 |
校级 |
一课三磨 |
沈月萍 |
校级 |
骨干开课 |
李诗颖 |
校级 |
骨干开课 |
张颖丽 |
校级 |
一人一课 |
曹秋懿 |
校级 |
一人一课 |
钱亚琴 |
校级 |
一人一课 |
陆伟红 |
校级 |
一人一课 |
吴佳蕾 |
校级 |
一人一课 |
陈肖依 |
校级 |
一人一课 |
潘晨 |
校级 |
一人一课 |
陈丹丹 |
校级 |
一人一课 |
陆伟红 |
校级 |
一人一课 |
吴佳蕾 |
校级 |
一人一课 |
陈肖依 |
校级 |
骨干开课 |
周琪楠 |
校级 |
一人一课 |
周琪楠 |
区级 |
工作室开课 |
周琪楠 |
区级 |
心理工作室开课 |
沈芸 |
2.辅导学生获奖
级别 |
内容 |
辅导教师 |
省级 |
|
|
省级 |
王羽墨汉语言风采展演苏州总展演实践活动小学A组2年级银之星 |
钱亚琴 |
|
|
|
|
|
|
论文情况
1.论文获奖
级别 |
获奖情况 |
教师 |
市级 |
苏州市教育学会三等奖 |
李芸 |
校级 |
校级三等奖 |
李芸 |
2.论文发表
级别 |
发表情况 |
教师 |
省级 |
探索三生教学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的实践意义 |
李诗颖 |
省级 |
"我是小主人“四部曲——幼小衔接中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
沈芸 |
校级 |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
李芸 |
校级 |
《六大解放理论与三年级习作起步教学的渗透性分析》 |
李芸 |